衣服>内衣知识>正文

人类脱衣史

2009-06-15 11:26   【来源:互联网】  编辑:  查看:

核心提示:     作为一部历史,“脱”的过程相当缓慢。我们不可能想象上古的吉布森少女装(Gibson girl)一夜之间会脱成比基尼泳装。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贵妇除穿着极不科学的紧身胸衣和大撑裙外,还须穿九件衣服和七至八条裙,若要外出还须加一件厚重的羊毛披肩

     作为一部历史,“脱”的过程相当缓慢。我们不可能想象上古的吉布森少女装(Gibson girl)一夜之间会脱成比基尼泳装。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贵妇除穿着极不科学的紧身胸衣和大撑裙外,还须穿九件衣服和七至八条裙,若要外出还须加一件厚重的羊毛披肩和一顶插上羽毛、花朵、丝带及面纱的大帽子。据统计,体面的淑女至少背负10-30磅重的衣饰。我们不难想象,若将路易十六或伊丽莎白一世那一件又一件的华贵衣袍都卸去,他们将会变得多么“羸弱”和“寒酸”。在这一段历史里,服装的某些功能被夸张到畸形的境地,人们把“穿”衣的行为变得如此冗长与困难。事物的发展总是物极必反。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人类终于厌倦了繁文缛节的“穿”衣,而开始了“脱”。原来的外衣被脱却 ;曾经是内衣的角色变成了外衣,服装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轮回。
  真正的脱衣史始于20世纪。故事仍然应该回到“衣多为贵”的穿衣史的终结,即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但必须强调,使人类选择脱衣的绝不是衣着者们自身的主观意愿。有这样一则寓言:风和太阳打赌,看谁能让行人脱下衣服。求胜心切的风使劲鼓吹,却未能奏效,行人反而将衣服裹得更紧了。而太阳轻轻地洒下热浪,不一会儿行人就脱却了上衣。其实,让人类脱下衣裳的“太阳”,正是现代工业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顿悟,这么多的衣服已不适应现代气候,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衣着方式。
  脱,也就此开始。现藏于布鲁克林博物馆内的一件对襟长袍,外加长斗篷,是20世纪初的海水浴衣,即如今的“沙滩装”,其层次与繁琐令人咋舌,可见世纪初人们面对脱衣问题,远比今天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当淑女们的曳地长裙刚离开地面,舆论界便戏谑道:“原来女人也是两足动物!”
  早年的网球装是长袖衣、长裙和帽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叫兰格林的人将网球女装的裙下摆稍稍改短,立即引起舆论界的惊呼,称之为网球场的“裸腿之战”。脱衣史上最早的功臣是一位对东方艺术狂热的爱好者,法国时装大师保罗·波烈。他在服装的传统与现实冲突中,率先让女人脱去了紧身胸衣(Corset)——那种令女性保持43cm细腰、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损害健康的枷锁。穿,原本应是在人体上进行包装、美化,但最终导致对人体的束缚。而脱的历史,则一开始就是从人类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人体。波烈脱去了紧身衣,却无法摆脱华贵、浓艳的审美喜好。所以,当夏奈尔那种极具现代感的减法设计出现在世人面前时,波烈曾讥讽她的设计是“高级的穷相”、“像营养不良的打字员”。所谓“穷相”,无非是指夏奈尔的设计脱却了铅华,就像当时的建筑设计,完全丢弃了洛可可、新艺术运动的装饰,剩下的就是“功能”。
  20年代建筑界掀起了“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这股潮流在服装界亦表现得颇为彻底,具体而言,就是脱去所有浮华。事情好像倒了个儿,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现在剪短。服装造型愈来愈简洁,裙子下摆离地愈来愈远。
  到20世纪50年代,伊夫·圣洛朗的名为“梯形”的成名之作,红遍巴黎。这是一款极为简洁的梯形裙,可爱的圆领,两只大口袋;没有蕾丝,没有丝带,简洁得近乎“贫寒”,但正是这成为一发而不可收的潮流。其实,要论脱得彻底,当数T恤衫。近年来时装界时兴“内衣外穿”,而T恤恰是开此风气之先河。这种紧身的针织圆领衫,据说原系法国军服的内衣,又传当时是为美国马里兰安纳波利斯码头工人所穿,后被美国青年当做便装穿着。特别是好莱坞影星马龙·白兰度在《欲望号街车》的T恤形象,令T恤风靡全球。如今针织T恤比比皆是,成为内衣外穿最普遍的形式。
  20世纪60年代无疑是服装史上重要的时期。一位来自威尔士的英国女子,玛丽·匡特,她一刀裁出的迷你裙,创造了服装史上最短小的裙子。这种玉腿毕露的“迷你”风迅速迷倒了全世界。若依洛可可画家布歇(F.Boucher,1703~1770)的眼光来看,这简直如同裸体。现代人越穿越少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由此,一位法国学者佛鲁吉尔提出了更为惊人的预见:人类终将抛弃衣服这个拐杖,回到裸体。虽然目前尚难证明其预言的科学性,但在60年代一片反叛的喧嚣声中,确有一批先驱者脱光了衣服,实践了裸体。这就是当时沸沸扬扬的“裸体文化”、“天体运动”。他们声称:“惟有裸体才能和自然真正融合到一起。”他们身体力行地脱得一丝不挂,他们脱掉了人类花上几千年经营的服装。显然,在那个时代,他们“脱”得太彻底。许多到过天体营的人都表示:裸体的人类身体比穿衣还无趣。作家克拉克说 :“一般人的裸体不会令人兴奋,看到那一堆裸体让人感到晕眩。“不过当时的时装界并不甘示弱,也掀起一股不大不小的“无上装”(topless)的时尚潮流,有前卫靓女脱去上衣,但终未获得更多的追随者。
  也许可以这么说,人类脱衣史中最具冲击力的应该是比基尼泳装。1946年7月,太平洋上的比基尼岛爆炸了原子弹,18天后,一位名叫刘易斯·里尔德的法国人推出了胸罩样式的上衣和三角裤。那天他雇了一名应召女郎做模特,在一个公共泳池展示了他的作品。人们被惊呆了,这套被命名为“比基尼”的泳装,其震撼力绝不亚于发生在该岛上的核爆炸。地中海沿岸国家视其为瘟疫 ;意大利明令禁止 ;西班牙海岸警卫队驱逐穿比基尼泳装者;甚至美国也曾为比基尼抓过人。直到1952年法国影星碧姬·芭铎演了一部《穿比基尼的姑娘》,比基尼的形象才开始迷住了法国人。

近年来实行内衣外穿,不少女孩追随这种风气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海滩已是满目比基尼,是迄今为止穿得最少的服装,其总面积不足2平方英尺。虽然泳装只是一种特殊服装,但比基尼毕竟使基督教文化下的道德规范彻底失去约束力。20世纪80年代,一批前卫的时装设计师决定混淆内外衣的界定,这就是“内衣外穿”的潮流。这是一个大胆而充满蛊惑的年代。英国女时装大师韦斯特伍德和法国时装大师让·保罗·戈蒂埃是“内衣外穿”风潮的中坚分子,他们将女性内衣变成极具挑逗性的外衣一部分。缪格勒、阿拉亚、范思哲也都为之推波助澜。美国著名歌手麦当娜在其“In Bed with Madonna”巡回演唱的舞台装完全以内衣表现,1991年在戛纳影展期间公映时,麦当娜穿着纯白丝胸罩与束裤出席,着实是对以往传统服装观的彻底反叛与藐视。
  这样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巴黎、米兰或纽约的时装大师再一次剪短上衣的下摆,使女士露出了肚脐时,舆论不再惊讶。同样,当T型台上的模特穿着透露的时装时,仿佛人类的所剩无几的衣服又被脱去一半。但正是这若隐若现的女性胴体,再次显示了人们对衣服的眷恋与困惑。倒是一位来自德国汉堡的姑娘,以其品牌JilSander,旗帜鲜明地树起90年代的简约主义(Minimalism)。她的设计清新简约,不张扬,具有与时装巨星阿玛尼同样的风采,只是JilSander更女性、更自然。这种风格为纷繁的世纪之末抹上了极淡极雅的一笔。
  回首百年,我们不难看出 :从穿到脱,这不只是简单的衣着行为的逆行,而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四、未来—我们怎么办
  未来—有没有可能衣冠楚楚的同时,也依旧赤身裸体呢?
  还记得安徒生童话中引人发笑的国王和他的新衣吗?臣民们窃窃私语、指指点点,只因一向道貌岸然的国王,居然赤身露体地行走于大庭广众之间而不自觉,还洋洋得意于自己智能之高人一等,故能得见凡夫俗子视之不见的金针银线。窘迫的国王告诉我们,权力是要穿衣服的 ;一如精神分析告诉我们,阳物是要被遮覆的。但国王的新衣到了20世纪末,早已有 
了截然不同的新解。流行时尚中,少不了有个“nearly-no-clothes”的时髦新词汇,专指那些衣不蔽体的超级名模,在伸展台上如脱衣舞娘般行走,搞不清是在展示身体还是展示衣服(全身上下就只一件连半个臀部都遮盖不住的超迷你短裙)。再不然看看风行一时的“透明衣”,薄如蝉翼的视觉穿透性,已不再是“内衣外穿”或“外衣内穿”的诡辩,根本就是“穿了等于没穿”的挑逗。不过也好,如果放眼望去满街尽是国王的新衣,那也就不会谁说谁目盲、谁怪谁痴愚了。保守点采用的层次穿法,青纱处,月迷蒙;前卫点的大胆西进,只要能游走于三点不露的法律边缘,怎样公然暴露也无妨。“皇帝新装”中的两个骗子,在新世纪很可能成为最具有远见卓识、超前意识的设计大师。
  不管怎么说,未来十年衣服会越穿越少,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健美,美的体态不再需要用服装的线条来勾勒,人们将会尽可能多地将自己最自然的一面展现出来。在穿着方式上人们的观念将更加开放,运用减法原则,衣服有可能简化成一块遮羞布,色彩也会越来越简单。只有在特别隆重的场合,人们才会穿一些带有装饰性的东西,面料奢华,色彩特殊,但整体外观将保持特别简单的风格。豪华感觉主要是通过大牌设计师的设计和面料等来表现。实际上,目前在国外,早已有这种极简趋势,街头装中的许多上衣就是一根细带加块布,下身则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短裤,只是每个人系带的方法会有所不同,色彩上也以黑、灰、白等简单色为主,没有太多色彩的包装。而黑、白很可能就是未来世界的流行色。


本文地址:http://www.yf11.com/knowledge/06/4611.html

关键词: | 人类 | 衣服 | 世纪 | 比基尼 | 人们 | 脱衣 | 历史 | 服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