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店铺管理>正文

如何从"将死"的卖场撤出?(2)

2008-07-19 12:30   【来源:销售与市场】  编辑:  查看:

核心提示:3.停止投放新品。既然决定了从将死的卖场撤出,就没有必要再投放新品了。 新品投放必然增加库存量,为后面的撤出增加难度;而上市之初的新品资源有限,投放到将死的卖场,无疑是浪费。 4.借产品淘汰的机会,逐步从

    3.停止投放新品。既然决定了从“将死”的卖场撤出,就没有必要再投放新品了。

    新品投放必然增加库存量,为后面的撤出增加难度;而上市之初的新品资源有限,投放到“将死”的卖场,无疑是浪费。

    4.借产品淘汰的机会,逐步从卖场柜台撤出部分产品。

    卖场不容许供应商都撤出来,供应商可以借淘汰及产品召回等策略逐个撤出。当然,这种撤出仍不可能是全部撤出,它会引起卖场的警觉,到时候,供应商就得采取其他策略了。

    5.压缩柜台促销人员。

    新品停止了申报,库存减少了数量,货架也缩小了排面,接下来就是减少促销员了。卖场通常很难同意促销员退出,但不退又给供应商造成人力成本负担,所以,哪怕损失一人几百元的管理押金,也要把人撤出来。

    6.停止合作,彻底撤出。

    产品、人员撤出后,销售量自然下降,供应商此时可以采取“拖”的策略,看卖场的反应。

    一般来说,事已至此,卖场会主动要求供应商撤柜,这就正中供应商的下怀。但对于一些强势品牌,卖场通常不会轻易放手。此时,供应商应向卖场摊牌,提出终止合作,全场撤柜。

    7.做好随时打官司的准备。

    撤柜后,要回货款的难度比以前更大,但毕竟货款还有主儿可找,等到卖场关门了,那就完全打水漂了。所以,撤柜后如果按正常的回款渠道不能回款,可以考虑立即打官司,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总之,面对“将死”的卖场,只要供应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步骤的策略,就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

    事实证明,卖场是有软肋的,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供应商的态度。


本文地址:http://www.yf11.com/management/07/2699.html

关键词: 市场

点击排行
热门推荐
  • 实践中巧用五招营销技巧成交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