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内衣营销>正文

品牌管理的挑战与出路(2)

2008-07-17 15:00   【来源:】  编辑:  查看:

核心提示:我觉得加深对消费者的认识,重要的是对消费者进行深层次的心理研究。一方面从宏观上要做好消费者的身体、心态、情感研究,把握消费需求,把握流行趋势;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要找准自己品牌的定位,定位好品牌的消费群

  我觉得加深对消费者的认识,重要的是对消费者进行深层次的心理研究。一方面从宏观上要做好消费者的身体、心态、情感研究,把握消费需求,把握流行趋势;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要找准自己品牌的定位,定位好品牌的消费群,营造好购买环境,做好符合顾客身份的装修、陈列、服务等工作,使这些细微之处与自己所定位的消费群体相适应,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消费者行为分析  

  记者:我接触的很多人对选购服装都有一个“参考梯度”——款式、价格、品牌。对本土消费者来说,款式和价格应该摆在第一位,而品牌是消费者有一定经济实力后才会考虑的东西。  

  今天,很多企业都在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和行为分析,并且服装行业对消费者的分析不是一维、两维的,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除了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收入等,还有一些主观感情方面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细微。结合本土服装企业的现状,有哪些好的办法来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呢?    

  杨光(北京正一堂策略机构总经理):跟着顾客需求走  

  目前国内服装业学习的对象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学习他们的模式:设计领先、群体定位准确、集中做中高档品牌。但是要学人家这一套,最关键的还是设计师。在中国,有市场意识的设计师基本上没有,设计师要么处于“自恋阶段”,要么还在为温饱奔波,没有多大精力和时间去创造美、精雕细琢,缺乏创新,所以也比较难引领潮流。既然不能引领潮流,那能否迎合市场呢?  

  我选购衣服就感觉很困惑,时常要为自己去“搜”衣服。因为自己变胖了,或者品牌服装的卖场布置变化了,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服装,我们的需求在变化,而企业却“岿然不动”。这就给顾客增添了消费程序和增加了时间成本,导致顾客对品牌缺乏忠诚。有什么办法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呢?  

  我认为可以尝试一下“走大众化的道路”,也就是“供给明确、群体模糊”,消费者要的是牌子和质量,其实现在晋江的很多企业都在这样做,比如九牧王西裤走的就是大众化道路,不管什么人,穿着比较合身。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减少了消费程序。当然,走大众化道路,是以品牌为驱动的,需要加强概念打造。  

  上面是顾客定位的大众化,另一种思路是产品的细分化。这有三个关键词:潮流化、经典化、个性化。  

  1、潮流化。每年有不同的潮流,中国的企业都在互相学习,紧跟潮流。  

  2、经典化。像有些老品牌,依靠经典化成功构筑了品牌壁垒。创建一两个经典款服装,十年前有这一套,十年后还有,如果这个经典款的市场分额能够持续超过30%,就意味着它不是那些新品牌可以突破的。经典款可以很明确地告诉顾客什么是胖人穿的,什么是瘦人穿的,一来就能找到,简化了消费者决策过程。  

  3、个性化。体现你的品牌在这个时代的不同声音和形象,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周俊(依文企业品牌管理公司执行总经理):把握消费者情感特征  

  我认为,服装品牌除了价格上的调整,还要注重情感上的沟通,把握消费者的情感特征,进而取得成功。  

  比如说诺丁山,其品牌定位的内涵为“桃色男人”,诺丁山的名字是舶来品,原是英国的一个小镇,在那里曾发生过一段爱情故事。而现在有些男士,表面上很传统,但是心底里蕴藏激情,希望有一个爱情的奇迹发生。我们就去了解这群消费者的情感特征,对服装的要求是材质好、不要太夸张、内敛一点、不要像正装,即使赴宴也适合穿,甚至不需要打领带也可以,和女友约会也很得体。  

  再比如凯文·凯利,它是男士正装的高档品,如果要跟国外的品牌比,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优势不在于我们的品牌运作模式、款式设计、定位上,而是在服务上!我们有个在小区里的专卖店,有74位顾客,年营业额192万。它是怎么做的呢?凯文·凯利抓住了有钱人的生活习惯,他们没有精力和时间来保养服装,我们提供终身保养、24小时服务,为顾客量身定做。比如说夏天的衬衣经常从腰部滑出来,我们怎么为顾客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衬衣上配上柔软的钩子把内裤钩住就行了。    

  祝文欣:多维度定位目标顾客  

  杨光先生讲到走“大众化的道路”,其实,不管是大众化还是细分,这本身就是定位。有很多服装企业在谈到“目标客户群”的问题时:“你的品牌是怎么定位的?”习惯回答是按年龄、职业、收入来细分定位。但是,我们的目标消费者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习惯和心理都在不停变化,加上中国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习俗特点,这样笼统地谈定位也就缺乏说服力了。有一个设计师说把目标锁定为“中国27岁男士的男装”,我当即就表示他这个定位有问题,因为中国的南北差异太大了,经济收入水平不一样,同样27岁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如果要分析目标客户群,有很多的分析角度和方法,大家都在探讨更好的分析方法,有的按年龄分,有的按职业特点分,有的依据产品品类来定位——波司登、九牧王分别从羽绒服、西裤的品类来定位的,在这个品类里还有不同的档次。  

  定位是多维的而不是平面的。但是,我认为定位不是单纯地细分,而是“在你锁定的领域里是否可以抢占到市场第一”。    

  服装企业的品牌传播之道  

  记者:据资料显示,央视的广告以每年100%甚至200%的速度在递增,但是我觉得在央视投放服装品牌广告数量却在减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错觉还是事实?我看到一些服装品牌投放的广告,有的在央视五套投放,有的做户外广告,传播策略似乎显得很简单。请大家来探讨一下服装品牌该怎样做好传播吧。    

  何坊(蜥蜴团队长官):要扩张就要上央视  

  现在国内的服装品牌面临很多挑战,将来也会遇到更多竞争,如果不趁现在让自己成长、壮大起来,不管你采用什么方式,也要让自己进步,形成规模,建立更多更完善的市场布局,否则,很可能被新秀灭掉。更要以一种动态变化的战略眼光来做市场,二、三线市场也在逐渐成为一线市场,我们要走在市场潮流的前面。  
本文地址:http://www.yf11.com/marketing/07/2163.html

关键词: | 品牌 管理

相关话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