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内衣营销>正文

奥克斯诉讼营销策划纪实(2)

2008-07-19 10:02   【来源:《中国商业评论》】  编辑:  查看:

核心提示:第二幕:旁敲侧击地表白 时间:2004年9月8日 地点:上海金茂大厦 剧名: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扔手机 内容:价格战+十一促销+放风 由于不断面对时好时坏的消息,奥克斯的内部员工与外部合作伙伴都显得十分焦虑。尤其

  第二幕:旁敲侧击地表白

  时间:2004年9月8日

  地点:上海金茂大厦

  剧名: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扔手机”

  内容:价格战+十一促销+放风

  由于不断面对时好时坏的消息,奥克斯的内部员工与外部合作伙伴都显得十分焦虑。尤其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营销人员及经销商,面对奥克斯手机“无牌”的状况,在一年一度“金九银十”的黄金销售旺季,既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又不能十分明确地打出“奥克斯手机”的品牌,这将意味着很多经销商有可能在当年会较大程度地亏损,下一年度继续合作的信心也将大打折扣。

  此时,长于事件营销的奥克斯,很自然地将目光放到了如何借助媒体进行传播的角度上。但要做到此次新闻策划既要有新闻点,又利于公众记忆和传播,最好还能巧妙地捎带一些产品信息,这又谈何容易?

  2004年9月8日,奥克斯新闻发布会的现场——上海金茂大厦二楼宴会厅,一块“奥克斯血洗手机市场”的背景板看得记者“心惊肉跳”。在背景板上还有一句口号——“手机就当白菜卖,上市不到1000块”,奥克斯再次祭出“价格武器”。在新闻发布会上,奥克斯宣布旗下三款手机大幅度降价,其中X88更以898元的售价击穿了同类产品的价格生死线。这样“杀气腾腾”的题目与内容很符合过度竞争下媒体的胃口。

  一提“价格战”,消费者很容易就产生“低质低价”的联想。奥克斯自然不希望大肆宣传后还落下这个印象。于是,一个简短的“行为秀”在发布会的现场展开:一台奥克斯新款手机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二楼坠地。时任奥克斯集团通讯副总经理的郑宏伟上前将落地的X28手机捡起,第一个给上海永乐家电副总经理沈朱伟先生拨通了电话:“我是奥克斯手机郑宏伟,现在与你通话用的是我们从金茂大厦二楼扔下来的奥克斯X28手机。”与此同时,投影布上不断播放着奥克斯手机技术研发、高端设备、国际合作伙伴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片。此举是为了印证奥克斯手机的“劲摔”是有一定实力作为支撑与保障的。

  《奥克斯上海金茂大厦“扔手机”》、《奥克斯手机要卖“白菜价”》、《手机新军奥克斯欲“血洗手机市场”》等新闻报道迅速在全国各大媒体开始传播。与此同时,在全国的一些手机卖场也出现一些频繁询问“金茂扔手机的那个牌子”、“那个卖白菜价的手机”等问题的消费者,“无牌”销售的奥克斯手机,短时间内用自己低价的“战斗机”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此举让奥克斯手机一天的销量突破了以前一个月的销量,在最关键的时刻稳定了军心。

  奥克斯的高调,引发了一些行业媒体的好奇。因为当时未获“准生证”的企业不在少数,创维、恒基伟业等一大批与奥克斯一样拥有实力却没有牌照的企业,一直饱受“借牌”、“租牌”的煎熬。但敢于站出来指出政策谬误的,奥克斯是当时的“唯一”。于是,有记者问及奥克斯没有牌照,是否有资格举行产品降价新闻发布会?面对国务院相继出台的文件,奥克斯对牌照问题如何看待?时任奥克斯通讯总经理的陈凯峰在会后小范围的记者专访中表示,针对牌照纷争,“不排除法律诉讼的可能”。

  此言一出,关于“奥克斯可能要状告信息产业部”的猜测性报道就频繁见诸报端。奥克斯通讯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表白,向信息产业部传递“获牌”的愿望与决心。但信息产业部的官员面对媒体广泛的关注,并没有一丝“松口”的意思。此时的奥克斯,已经打算转移“战场”,将黄浦江畔“温柔”的“诉讼的可能”,调整为皇城根下“大张旗鼓的催促”。

  第三幕:大张旗鼓地催促

  时间:2004年9月23日

  地点:北京长安街上的国际饭店

  剧名:奥克斯联手影帝葛优“推墙”

  内容:聘请形象代言人+国际巨头力挺+委婉催促

  “开弓没有回头箭”,奥克斯开始寻找合适的律师准备诉讼的各项工作。作为一个企业,不能最终“赢了官司输了企业”,所以加强生产与销售工作也没有离开奥克斯决策者的视野。

  2004年9月23日,国内众多媒体记者如约来到北京国际饭店参加奥克斯手机的新闻发布会。有了9月8日的“不排除法律诉讼的可能”,加之奥克斯邀请函中又透露要正式礼聘葛优为手机形象代言人,会议的场地又选择在与信息产业部同处一条长安街上的酒店,其中散布出来的“硝烟”味道刺激着所有受邀媒体。最终前来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远远超出邀请范围。

  发布会前,奥克斯通讯启动了一场形象代言人“选秀”活动,考虑到借势中国电影百年的盛事,最终把“选秀”的目光锁定在曾经获得国内金鸡、百花的“影帝”们。奥克斯手机先是把姜文、葛优等八位影帝列进“候选名单”,然后由员工、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公众投票,得票最高的那位,由公司聘请为奥克斯手机的形象代言人。这样的活动本身就有一定新闻性和趣味性,国内娱乐媒体几乎都进行了报道,这让“无牌”而无法进行宣传的奥克斯,巧妙地增加了在“金九银十”期间的传播力度。同时,奥克斯反复强调,奥克斯是国内第一个没有牌照而聘请形象代言人的企业,让公众对牌照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很大的质疑。

  奥克斯的新闻发布会上从来不缺少真正的新闻。以葛优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片在发布会现场正式播放,主持人不失时机地宣称,只要国内手机牌照正式放开,此条广告就可全面投放。这将媒体记者从“追星”的热闹中拉回到牌照的困惑中。接下来,奥克斯通讯总经理陈凯峰邀请葛优一起推倒一面巨大的泡沫墙,并从后面的冰箱中取出手机签名后交换。虽然奥克斯没有对推倒这堵泡沫制成的墙作任何解释,但是,第二天很多媒体将此称为推倒手机行业的“牌照之墙”。奥克斯的良苦用心还是被媒体充分解读了。


本文地址:http://www.yf11.com/marketing/07/2580.html

关键词: 营销 诉讼

相关话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