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可以说,现在的产品销售从卖产品走向了卖文化、卖内涵。 如:巴黎的LV时尚之屋,设计得非常可观由11万个圆形字母组合的金属环装饰墙面;地板、楼梯两侧是液晶屏幕,滚动播放LV最新一季服装秀的影片,浪漫气息内外贯通
可以说,现在的产品销售从卖产品走向了卖文化、卖内涵。 如:巴黎的LV“时尚之屋”,设计得非常可观——由11万个圆形字母组合的金属环装饰墙面;地板、楼梯两侧是液晶屏幕,滚动播放LV最新一季服装秀的影片,浪漫气息内外贯通。这家店还专售LV出版的图书,其中一本“电子书”,结合时下最先进的视讯技术,只要用手挥一下,电子书就会自动翻页,这书也够概念吧。在这样的概念店购物,已经不单单是在卖某样商品了,而是在卖一种文化的氛围。
四、产品的设计要符合潮流,最好要有风格
服装与其他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服装是有时代局限性的,因此,服装产品在早期的设计开发上需要对时代的发展和流行的趋势有充分的预测。他包括面料、原辅材料的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所谓流行和时代感。
现在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信息的更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进行着,真正的流行和时代感是在于人对生活方式的创新和引导推广,所以,服装品牌想要长盛不衰需要我们不断的紧跟这个潮流,产品的开发需要不断的更新。
当然,这个更新并不是盲目的,而必须是在人们审美能够接受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一个品牌最好能够有自主的产品流行主张,以一个时期或一个年度为一个时代单元,来不断的推动市场消费,一是可以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不断的刺激新的消费需求,二是通过不断的成功的流行元素推广,也能够更完整的培育出自己的品牌风格。
在产品和品牌同质化的时代,只有风格、个性才能创造竞争优势。
当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愈高时,产品彼此之间就愈缺乏明显的实质差异,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就愈少运用理性的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创造一个有个性的前后统一的品牌形象去影响消费者,而品牌形象就是一个品牌不同于其它品牌的个性。品牌形象落到实处,则是产品,品牌走个性化道路,产品开发也必须要走个性化的风格。产品风格愈是突出,品牌形象就愈是鲜明,就愈具有竞争性。
同样是武打演员,李小龙的风格是凶狠,成龙的风格是幽默,李连杰的风格是套路正统,所以他们都有竞争优势。
作为运动品牌,卡帕针对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城市年轻白领,品牌走时尚路线,它的产品开发也完全走的是时尚风格,从颜色搭配、款式样式包括收腰等各方面,都高度地体现出时尚的感觉,深得城市时尚人群的喜爱。
五、渠道竞争需要转变方式
至今,服装行业“决胜终端”甚嚣尘上,有一大批的企业投身其中,很多企业从中尝到了甜头。
终端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终端投入5%,销售可以拉动30%甚至更多,渠道精耕、区域第一、终端导购、终端拦截、终端封闭。
但是,第一家展开“决胜终端”的企业,是模式开创企业,往往能够尝到终端的第一杯羹;而后续的企业,特别是当大家都一窝蜂地“决胜终端”的时候,大家打的就是一场消耗战,即与对手展开惨烈的“红海战争” ,打的是一场“拼体力的战争”,到最后,往往是耗尽自己企业的利润,也耗尽了行业的利润。
中国纺织行业过去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法宝:低廉劳动力成本和高比例银行信贷。而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同时失去了这两个法宝。
2007年汇率上升了7个点、劳动力成本增加了20%、出口退税下调了2个点、生产资料上涨了3%-5%。2007年的前三个季度,据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超过2/3的企业低于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61%,总亏损额达到99亿。
到了2008年,随着宏观调控和银根的紧缩,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危机爆发,将有 1/3企业面临倒闭。
纺织业集体性陷入 “三大(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的困境,再加上众多的服装企业鏖战终端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使服装企业的经营雪上加霜。到现在,服装企业实在是到了需要改变渠道运作模式,进入新的渠道运作阶段的时候了。
比如,从卖“产品”向卖“解决方案”转变。服装行业发展到今天,渠道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客户,以前那种只是向渠道卖产品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渠道的需求;如果企业能够向渠道提供“产品+管理经验+营销方法+服务”等解决性方案,切实为渠道解决问题,那么,企业在渠道的话语权将相应地提高。
关键词:
开家女士内衣店,作为店主,该操心的事情一样都少不了:店面的事情、导购的事情、顾客的消......
“想开个内衣加盟店”,最近小编听到很多朋友有这样的想法,这也足见加盟代理项目的火爆程......
法国女人有其精心打扮的浪漫,但论闺房之乐趣,如今英国女人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