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内衣营销>正文

如何进入营销第一梯队(3)

2008-07-15 14:00   【来源:】  编辑:  查看:

核心提示:其二,应用需求式。通过找到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删减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把核心需求做好、放大。比如,如家等经济型酒店,就跳出传统酒店业的路径,实施减法,在干净、舒适、实惠、方便等方面形成合力,开创了经济型

    其二,应用需求式。通过找到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删减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把核心需求做好、放大。比如,如家等经济型酒店,就跳出传统酒店业的路径,实施减法,在干净、舒适、实惠、方便等方面形成合力,开创了经济型酒店新的发展路径。

    其三,全新体验式。约瑟夫·派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展示体验并不是如何取悦顾客,而是如何使他们置身于其中。这样,就能引发消费者的消费欲。许多体验展示者都是从一连串儿印象开始的,比如环球嘉年华的经营者不仅知道如何通过集会、活动帮助游客增加对惊险、刺激游艺的体验,同时也不断地从外围深化印象。比如,张贴在地铁站的广告画上,一群可爱的卡通人瞪大了眼睛,张嘴尖叫,头发几乎被扯成了直线,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疯狂、刺激的气氛。另外,再如,在迪斯尼,游客们除了可以玩各种刺激的游戏外,还可以扮演迪斯尼动画中的卡通形象。环球影城是以电影题材为主题的公园,观众们可以扮演电影中的角色,可以领略电影中的特技,甚至与恐龙、怪兽来一场亲密接触。

    其四,服务驱动式。任何消费品都面临着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只不过是服务的形式不同。因此,如果在服务上能做到特色也可以脱颖而出。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在举例。

    其五,营造符号式。如果能够给产品赋予一种象征,并让消费者接受也是良策。以宝马为例,宝马在亚洲的品牌定位是“成功的新象征”,全力吸引新一代寻求经济和社会地位成功的亚洲商人,除高价位和优雅的产品风格作为这一定位支持之外,促销重点就是创造与目标顾客直接沟通的机会,使受众正确理解宝马的品牌价值,如宝马高尔夫国际金杯赛、宝马汽车鉴赏巡礼,还有针对目标顾客社交、文化活动展开的特别项目策划,将宝马“尊贵、年轻、活力”的形象清晰传达出来,顾客于是深以为然。

    5、媒体传播模式

    媒体是把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一个桥梁,因此,如果利用好媒体,也可以让企业实现了腾空一跃的目标。

    其一,应用新媒体式。实际上,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品牌推广的途径,也为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门户网站、腾迅QQ、优秀网游的市场渗透率,据某专业调查机构研究,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央视的某一栏目的某一时间段的收视率。这是全新的传播渠道,加之流媒体的广泛应用,未来是新的传播主力。可口可乐公司运用《魔兽世界》动漫的表现和传播策略,并且积极的通过互联网来推广可口可乐的品牌核心“要爽由自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比销量上升30%左右。再如,新出现的博客营销、短信营销等,都可以创造出奇制胜的战场。

    其二,采用新投放式。比如,一个乳业的企业就采取了某一个时段的集中式投放策略,在晚上8点,数个频道都是他的广告,虽然只集中了1个月,但是其知名度一跃而起,成为区域的第一品牌。

    其三,借势热点式。即全面应用热点问题进行推广,并形持续性。2000年10月3日,中国奥运代表团胜利凯旋,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庆功宴上,唯一专用庆功酒就是浏阳河酒。同时,浏阳河迅速在权威媒体推出“浏阳河酒,冠军的酒”、“奥运庆功酒,浏阳河”概念,浏阳河酒业与其形象代言人--奥运冠军刘璇,形成了一个完美组合。2000~2001年,浏阳河酒的销量取得突破性的增长。

    其四,树立新敌式。为推广的品牌树立一个令人意外的、可以替代的新“对手”,用推广品牌的优点与“敌人”的弱点相比较。比如,在90年代初,箭牌口香糖的销量开始徘徊不前。经过策划,它出人意料地将香烟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它引导消费者在不能吸烟的场所用咀嚼口香糖来代替吸烟。箭牌公司在广告宣传中戏剧性地展现了禁止或不宜吸烟的场合,如在办公室、会议或者前去拜访岳父岳母等等。实行这种“树敌”广告战略后,箭牌的销量重新回到上升轨道。再如,河南新郑某食品公司生产的天天好想你枣片,干脆用香烟包装盒来包装枣片,并打出“天天吃枣片,天天好想你”的广告语,其用意不言自明。


    事实上,以上六大模式也只是一个参考,因为企业成长的路径选择与手段实施不同,其需要采取的策略也必然迥异。每个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

    6、战略调整模式

    战略决定着企业的走向,如果通过战略的创新和调整实现了品牌的提升,甚至跨入了第一梯队,那么这个企业是值得尊敬的,因为战略的成功往往更稳固、更长远。

    其一,优势产品式。孙悦依靠一首“祝你平安”走红,周杰伦靠椅支“双节棍”成星。对企业来说,只要能够拥有一个优势产品,就具有快速发展的动力。但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就是缺少这一优势产品。优势产品就是与同行竞争品相比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能在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可能在成本或其他方面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企业需要对这样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从而成为优势产品。如果企业能够专心打造优势产品,也会有机会迈向成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每个成功企业中找到影子,它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产品,即在某个细分市场处于显著地位、影响力大、支撑品牌与企业发展的持续赢利产品。

    其二,产业建立式。即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中找到突破点,围绕这个点全力构建其专业形象。比如,潘高寿专注性的品牌定位战略,已见成效。在治疗适应症上,从原先主治热咳到包括有治疗寒咳、热咳、干咳、和感冒咳等,基本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咳;在剂型上,从传统的膏、口服液到现代色彩的胶囊、滴丸;在适应人群上,从不分年龄层,到深入的细密化分工了儿童型、老年型等。正是因为这鲜明的专业特色,让潘高寿品牌在市场推广时,一下就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潘高寿的目标是,通过治咳专家的品牌定位,完全垄断这一领域,成为全国同行业的第一品牌。

    战略的迷宗

    实际上,作为企业,该如何考虑从第二品牌进入第一梯队呢?以上只是列举的部分成功路径,但是,甲企业的成功之道搬到乙企业可能就是“滑铁卢”的开始。这就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衡量,即战略、战役和战术。从而找到自己的成功跨越“农门”之道。(见下图)
本文地址:http://www.yf11.com/marketing/07/1749.html

关键词: | 营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