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内衣资讯>行业动态>正文

纺企董事叹寒冬:好像转了100年

2008-10-22 18:5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黄清燕  查看:

核心提示:“如果说,今年春纺企的冬天就已来临,那么今年底将是痛彻心扉的寒冬到来。”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贷款压缩已经使微利的纺织行业大病缠身,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纺织企业或将在年底“溃堤”。   案例   “

“如果说,今年春纺企的冬天就已来临,那么今年底将是痛彻心扉的寒冬到来。”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贷款压缩已经使微利的纺织行业大病缠身,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纺织企业或将在年底“溃堤”。

  案例

  “供应商接二连三上门讨债”

  年生产针织服装360万件的嘉迪集团裁员三分之二,“我们附近一家500多人的工厂裁员408名,裁员、负债,这些都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了。”嘉迪集团董事长蒋霞迪表示,“目前,银行的贷款没有还,供应商接二连三上门讨债,可美国采购商拖欠的2000多万美元货款却没有着落。”

  行业利润直线下降

     从2007年开始,蒋霞萍就明显感觉到服装加工行业利润趋微。她告诉记者,一件出口价格20美元的成衣成本构成大致为:面料8美元、辅料2.5美元、做工5美元、运费2美元,再加上出口商10%的利润,“我刚进入纺织行业时,利润最高能达到40%。”

     不仅如此,订单也严重不足。“以前接不完的订单,”蒋霞萍说,“而有一段时间,一个订单都没有,即使来了订单,也不敢提价,更不敢接订单。”

     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开始,美国进口商在价格上非常敏感,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采购从紧策略。不但旧款产品免谈加价,新款产品也是提价甚难。

     “次贷危机已经造成了纺织企业的恐慌,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则全面加深了这种恐慌。”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恐慌之下,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生存困难,而在银行贷款、供应商货款到期的年底,困难将愈加严峻。

  工人工资大幅提升

     以前完成一件成衣制造的工人的工资如果是5美元,现在则提到了8美元。“如果说以前的优势是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现在这种优势已经消失殆尽。”“养不起”全职的劳动工人,蒋霞萍只能把部分订单下发给个别小加工厂。

     据了解,目前部分工业园区活跃着一群专业的纺织工人 “游击队”,一听说哪个企业有订单,就被工头带往工厂进行短期工作,完工后他们就恢复赋闲状态。

     与生物链一样,20多年的服装产业集群的发展,一家企业的命运关系着数十家上下游工厂的生存。“一家服装企业联系着88家工厂,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上下游全部要出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这,似乎也解释了纺织行业成批关门或停产的现象。

  绕半个地球去要债

     由于次贷危机带来的欧美市场信贷紧缩,供过于求,已经影响到美国、欧洲以及中国香港在内的广大经销商,而他们严峻的商业环境也正通过不同的方式传导到国内制造业上中游,本地制造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海外欠款事件还是频频发生。

     企业十几年间从未接触过的,在一场恶意的海外欠款中,蒋霞萍悉数见识到了。“我时常想起那些事情,觉得好像在世上转了100年。”

     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破产法院每周都有不同的采购商宣告破产,在数十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坏账中,中国企业首当其冲,而一向出口数量庞大的中国纺织企业则尤为严重。“一个订单就是一个企业的全部身家,而一个订单的货款收不回来也就宣告企业的死亡。”

     虽然要回了货物,但在甩卖的过程中,蒋霞萍损失了近1000万人民币,而这却是她过去5年的所有利润。“我还算幸运。对方付不起货款,自己连货物都要不回来的大有人在。”

  困境

  纺织业或将步入“全面衰退”

  由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纺织业危机正四处蔓延,在不断萎缩的行业利润前织企业将何去何从?

  利润下滑已成定局

     来自中国第一纺织网日前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739.6亿元,同比增长3.19%,利润增速较今年前5个月下降了5.17个百分点,较去年1~11月更是明显下降了33.79个百分点,为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为避免纺织经济出现 “硬着陆”而产生的巨大冲击,下半年国家陆续采取了诸如上调纺织出口退税、稳定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下调银行两率等举措来为企业松绑减负,但力度有限的利好政策刺激显然改变不了外部需求减少的现实,也根本起不到遏制出口继续下跌的作用。

  出口形势日益严峻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7.72%,增速较上半年回落了3.3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1.12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化的因素,则出口下滑的程度还要更加严重一些。

     更为严重的是,出口数量增长的显著放缓,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下外部订单开始减少,这对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消化过剩产能的中国纺织业而言,所带来的风险很可能是灾难性的。

  纺织大省投资下降

     “出口转内销、自创品牌、产业转移到中西部,这些我们都想过,但是,这不是一两年能够实现的。”一家已经宣布停产的浙江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在3年前就已经注册商标,但由于内部环境等原因,内销市场始终无法打开。“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培育,不是中小型企业所能承受的。”

     目前,沿海大多数省市新开工项目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投资金额最大的山东、江苏两省已经出现投资下降的现象。

  机会

  行业洗牌迎来最佳机遇

  有学者指出,目前纺织行业的困境恰恰是该行业进行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与此同时,正有不少的企业在这轮大浪淘沙中获得好处。

  生死考验刚刚开始

     随着次贷危机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外需减弱态势日趋严重,即使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出口退税等政策的温和调整等利好刺激下,我国纺织出口仍无明显改观迹象,下滑的态势反而愈发明显。

     业内人士开始思考,上半年纺织企业倒闭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身上,而现在,需求不足则成了所有纺企的噩梦。“纺织企业最残酷的生死考验期才刚刚开始。”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大胆预测。
本文地址:http://www.yf11.com/news/dt/10/3775.html

关键词: | 纺织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