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店铺管理>正文

陈列商业与艺术之间(2)

2008-07-16 10:54   【来源:】  编辑:  查看:

核心提示:我国陈列行业起步较晚,起点底,加之陈列所依托的生产和商业企业对陈列认识不足,要取得成功注定道路漫长。然而,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和零售业整体水平提高迅速,为陈列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成长土壤,同时市场经济逐步完


    我国陈列行业起步较晚,起点底,加之陈列所依托的生产和商业企业对陈列认识不足,要取得成功注定道路漫长。然而,近年来我国服装业和零售业整体水平提高迅速,为陈列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成长土壤,同时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相关运作规则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也从基础上提升了陈列在企业营销战略上的含金量。实际上,陈列是新型消费观念带来的趋势,也是社会分工细化的必然结果,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陈列行业将迎来一个发展高潮。
    
    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企业在陈列方面走得相当远,在对国外经验的引进、模仿、乃至自我创新上完成了“先行者”的使命,也以对企业收益出色的推动效果为其他观望、忧郁者树立了榜样。
    
    香港服装品牌ESPRIT开展陈列有10年历史;百盛购物中心进驻中国后陈列之路达10年之久;而作为国内服装业界诸多权威人士推崇对象的白领服饰的陈列设计,也成长了7、8年时间。他们对陈列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但是陈列在这些企业经营战略中的地位却毋庸置疑。
    
    ESPRIT老总认为企业成功的经验一是注重品牌形象,二是商业操作的模式。公司每年对陈列投入几百万元以上,但是高额汇报率却证明以上决策的正确性。目前ESPRIT拥有10人以上的陈列师队伍,队伍水准在国内范围内名列前茅。

   百盛购物中心以从国外引进陈列人才为主,陈列师经过一套完整的学习、培训、实践系统的培养对商场陈列的把握已经相当出色。凡是进驻百盛的品牌厂家都保留了自己独特的展示风格,而百盛的陈列队伍就将公共区域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布景、色彩、灯光的布置来规划整体购物氛围,使消费者感受到百盛特有的商业文化。同时,作为日常布展的补充,季节性和假日主题陈列突出了商业企业本身天生的营销目标,也在灵活多变的陈列意图上表达出企业的雄厚实力。这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非常重要。
    
    国内自有服装品牌白领服饰,对陈列具有近乎推崇般的情结。懂事长苗鸿冰认为,白领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在起始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货品配送,而陈列则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最终的追求目标是最大利益,产品的本质在于销售,所有前期努力必须经过消费者检验,那么陈列作为产品最终面对顾客的一环,其在产品到商品过程中的价值就应当被充分体现。白领服饰陈列的目标是给予消费者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使他们在享受陈列美感的同时,认可服装产品所寄予的生活理念。
    
    在采访中,商业专栏作家刘志明的一段话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刘志明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竞争实际上演变成了文化含量的竞争,虽然陈列对于国内而言是一个新兴事物,但是文化价值竞争的重担必将落到陈列上。”而这正是国内很多企业所忽略的。他们过多考虑了单纯的生产和经营目标,却忘记了为什么如此经营和生产。实际上,营造一种理念将比雕饰一件作品带给企业更大的收获。
    
    陈列改变终端销售格局
    
    陈列是艺术性的,具备空间美感的艺术表现力;陈列更是商业性的,所有思路和技巧都为销售目的服务。
    
    我们说陈列师是“商业与艺术间的行者”,是指陈列师从事一件工作时需要变换的两个角色:面对产品时他们是艺术家,将通过艺术手段打动和感染顾客;而面对企业时,他们又是一流的商人,能够利用流行趋势、市场变化和消费心理成功地把商品推销出去,为企业赢利。当然,陈列师工作的成功与否最终还要看销售业绩,必须牢记“服从商业需要,兼顾艺术创意”的信条,陈列的最终目的还是销售。
    
    当今国际流行的服装陈列风格有四种。美式风格,注重空间展示,带给顾客以整体视觉感受,色彩为中性,在统一气氛后把顾客的视线降低到商品上。法意式风格,适合具备一定历史的品牌服装,主要注重多种商品的组合,强调突出时装本身,给顾客高贵简洁的视觉享受。英式风格,整体表现比较严谨,注重空间处理,以对称式效果烘托气氛。瑞士风格,讲究细节和章法,注意服装设计和工艺表达,同时合理搭配饰品。
    
    这四种欧美手法代表的陈列趋向也逐步为国内企业重视并且实践。但是引进的过程必须保持冷静的心态。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特点和消费心理的改变,西放陈列重点也在不断调整。比如百货业卖场陈列,以前欧洲百货店自我采购自我经营,将很大精力投入在自我创意和企业文化细节特点上。但是现在品牌产品大量进驻商场,就要求卖场陈列做到整体氛围与品牌个体相互融合的境界,卖场宏观展示成为主流。如果我们盲目地将国际上业已过时的陈列技巧全盘照搬,将不能符合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另一方面,本土化本地化是陈列发展的必然过程。
    
    本土化本地化代表了企业建设自身特点的内在需求。服装品牌或商业企业要想摆脱“同质化”难题,必须“以我为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欧美有自身的消费习惯和品牌发展史,在借鉴经验的同时,企业需要考虑成长基础和社会人文环境。比如,百盛购物中心曾经在开展陈列初期采取了欧美风格,场地宽阔灯光柔和,但之后发现国内消费者并不能理解这种表现手段,不认可大而幽深的陈列理念,销售成绩反而受到影响。这充分证明了文化大环境和消费者审美习惯对陈列决定性的影响。而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级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消费能力,甚至开放程度都要比内陆城市高,如果仅仅因为陈列艺术效果好、更加富丽堂皇就盲目地在二级城市实行,销售业绩必然会失败。好的陈列师,会始终将自己摆在客观而超脱的角度,去努力适应陈列对象的特点;一味追求最好最美则完全背离了陈列最终商业追求的原则。
    
本文地址:http://www.yf11.com/management/07/1913.html

关键词: 陈列

点击排行
热门推荐
  • 实践中巧用五招营销技巧成交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