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店铺管理>正文

陈列商业与艺术之间(3)

2008-07-16 10:54   【来源:】  编辑:  查看:

核心提示:陈列是为感动顾客而生的。陈列产生作用的着眼点也在于满足顾客感情需求。陈列师在向消费者传递企业文化内涵同时引起顾客情感共鸣,促使顾客产生对品牌或商家的忠诚感。在这个过程中,陈列所必需的是细腻、美感和故


    陈列是为感动顾客而生的。陈列产生作用的着眼点也在于满足顾客感情需求。陈列师在向消费者传递企业文化内涵同时引起顾客情感共鸣,促使顾客产生对品牌或商家的“忠诚感”。在这个过程中,陈列所必需的是细腻、美感和故事性,艺术表现力对于陈列的销售目的具有基础性意义。企业陈列需要艺术表达理念深层次参与,在现实陈列商业性结果时,不能有过于明确的商业风格,否则顾客会感到被利用,如何还能忠诚于某一产品呢?
    
    让我们完整地看看白领服饰的陈列方式:一,需要完整的整体性,艺术创作完整、产品系列完整以及美学欣赏的完整;二,故事的讲述过程、产品的风格、流行的元素都依赖陈列展示;三,品牌表达的不同情绪将通过陈列的变换、色彩的组合和人们的心态进行协调;四,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表达。五,陈列的情感,陈列是一种静态语言,是不会说话的推销员。
    
    人才教育 陈列提升的动力
    
    陈列人才匮乏的观点已经一再被提及。实际上,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国内从事陈列行业的专门性人才总体数量较少,很多生产和商业企业甚至没有陈列的意识,更无从谈起陈列人才的储备。第二,有相当数量的陈列从业者是由诸如色彩、推广、企化、甚至专卖店店长等部门员工兼任,没有经过严格的教育和培训,而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相应的认证体系,陈列人员的专业地位无法确立。
    
    欧美作为陈列开展的比较成熟的地区,教育和认证都有严谨的把关机制。欧洲陈列人才的教育途径有三种:一,中专技术学院;二,大学;三,陈列事物所。从此看出,欧洲陈列教育覆盖了基础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三个主要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培养体系。陈列师资格考试规定得也非常严格,没有通过认证将无法从事陈列工作,如果2-3次考试仍不合格,考生也就自动失去了成为陈列师的可能。通过这种教育和认证过程,欧洲各国陈列人才质量能够得到充分保障,而严格规范的制度也会吸引大量有志于陈列事业的人加入。
    
    我国服装陈列概念还不为绝大多数人所了解并认可,根本原因之一在于陈列目前还不能算作一门独立的学科。
    
    塞特集团总裁王辛民认为培养陈列师,首先就是要在院校设立这门专业,随意的培训则难成气候。但现实是目前国内陈列师教育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与服装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综合性大学的专业设置较多关注于平面设计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陈列意义不太纯粹,更谈不到专业性。在职业技术培养领域,陈列师教育似乎是一种为企业订单式输送的生产线,短短一年的学习时间仅仅为了尽快满足市场需求,相比较欧美发达国家培养方式,这样的人才“实用性”是切合了,但是成长潜力如何则令人担忧。国内还存在陈列师职业培训的培养方式,这种形式周期更短,技巧性倾向更严重,优点是经过专业训练可以很快在工作中上手,不足之处在于培养体系不完整,陈列思维和陈列意识的提高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个人悟性。
    
    陈列师素养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陈列基础和陈列经验。如果将两者完美结合,那么陈列师便可以称为陈列人才。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开始引进陈列概念,迫切希望培训机构给他们输送陈列专业人士,因为一定程度上造成重视陈列资格证书,而忽略真正从基础入手的系统化教育,即有一定的“陈列经验”,但先天缺失陈列基础,如绘画技能、色彩感受、美学教育等基本功。而另一方面,学院派教育过分沉湎于基础性、概念性学习,缺少陈列技巧和实践经验,迷失在大学宽泛式教育的概念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立体式多层次的教育概念中。
    陈列具有特殊的商业属性,这一因素注定了陈列师教育并非在象牙塔中养育的温室花朵,而是真刀真枪、以销售额为衡量标准的实战演习。在控制好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借鉴专业机构培训的经验,大大提高陈列技巧和质量,是一种理想的发展模式。
    
    事实上,目前一些国内企业在寄希望于教育机构培养出陈列人才之外,迫于竞争压力已开始直接引进国外或香港、台湾地区的陈列师。他们在给企业创造突出业绩的同时,客观上也冲击了我们固有的对陈列的印象。比如塞特集团先后与日本、香港和台湾的专业陈列人员合作,百盛购物中心陈列团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具有国际背景。另一些企业出于培养成本、熟悉度、忠诚度等因素考虑,倾向于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将从业特点相接近的员工锻炼成陈列师。以上两种趋势,都体现出企业自身的利益考虑。
    
    对于经过正规教育的陈列人员,企业内部发展的员工,或者直接转会而来的“空降兵”,企业如果秉承“皆为我用”的宗旨将达成双赢局面,一方面促进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建立了教育培养引进机制的终端出口,使人尽其用、人尽其才。毕竟,这一切的目的都为了服装产业继续蓬勃发展。
    
    陈列设计提升品牌形象及终端销售
    
    ——专家评述
    
    进入品牌竞争年代的服装业,在终端卖场的舞台上,服装产品已经不能仅凭“个人英雄主义”来获得商业上的胜利。在整合营销的思维下,由产品、品牌文化、营销策略等各种元素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终端推广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卖场陈列设计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卖场陈列设计就是在品牌文化的主线条下,通过对终端卖场通道的规划、产品的摆放、灯光、POP海报、音响等精心的设计来促进服装的销售及品牌文化的传播。
    
    然而,目前国内无论是在人才的培养还是在机构的设置上,卖场陈列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在服装专业的学科设置中看不见它的身影,在许多服装品牌企业里也找不到相应的部门。
本文地址:http://www.yf11.com/management/07/1913.html

关键词: 陈列

点击排行
热门推荐
  • 实践中巧用五招营销技巧成交率大